2011年6月20日晚,由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校研究生会承办的华中科技大学第五届研究生“学术十杰”颁奖典礼在一号楼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我院学子熊小刚博士、曾润喜博士、方付建博士、陈强硕士等荣登学术十佳榜。他们是凭借严谨的学术态度、扎实的学术积淀,经过学术成果汇总、学术方法分享、个人风采展示和学术作品答辩四个环节紧张角逐而获此殊荣的。熊小刚博士(导师徐顽强教授)位居榜首,曾润喜博士(导师徐晓林教授)则连续两年获得“学术十杰”的光荣称号;方付建博士(导师王国华教授)以其在舆情信息方面的学术成就获此荣誉。陈强硕士(导师徐晓林教授)作为唯一的硕士生进入前十获此殊荣;另外,喻燕同学(导师卢新海教授)获得“学术优胜奖”的荣誉。
研究生“学术十杰”是华中科技大学文科研究生的最高学术荣誉称号。该活动对象主要针对文、史、哲、经济、管理、法学、教育等学科研究生,评选评选活动每年举行一届,评选出本年度在学术上最有成就的十名文科研究生。该活动作为我校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之一,成功地搭建了一个全面展示我校研究生学术科研成果的平台,架构了一座不同学科领域研究生相互交流的桥梁,挖掘和培养了一批具有学术科研创新潜质好人才。
学校研究生“学术十佳”活动自2007年开展至今,得到了广大在校研究生的积极响应,涌现出一批批“学术之星”。我院在这方面表现特别突出,体现了我院学生创新能力强、学术水平高的特点。2007年硕士生张晓松获得首届“学术十杰”称号;2008年博士生李卫东、硕士生曾婧婧获得第二届“学术十杰”称号,李华君获得优胜奖;2009年博士生王福涛在第三届评比中获此殊荣;2010年,我院更上一层楼,三位博士生成功入选第四届“学术十杰”(李华君第二名、曾润喜第三名、何科方第六名;方付建获得优胜奖),首次成为“学术十杰”获奖人数最多院系。第五届(本届),我院再创历史新高,四名“学术十杰”,一名“学术优胜奖”,可谓占领我院文科“学术十杰”半壁江山。
我院研究生在学校“学术十佳”评选活动中,年年摘桂,不逊人后,这是学院师生不懈追求卓越,十年辛苦耕耘的硕果。其经验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学术论坛、学术讲座制度化
学院承袭学校学术讲座的优良传统,举办客座教授、国内外专家讲座,高峰论坛等活动已成例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畅谈学术理论前沿,辩论社会关注热点……学生从论坛中打开心扉,引发研究生兴趣,拓开研究领域。例如2006,“信息时代的公共管理——第三届公共管理国际论坛”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了本届论坛;07年,由我院主办,江西财政大学协办的华中科技大学首届公共管理博士论坛在江西庐山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公共事业管理博士和博士生60多人参加了此次论坛;院庆十周年学术高峰论坛,来自全国各地高校教授及学者对当前公共管理理论前沿分析及评述。
今年,我院邀请Joseph G. Krenitsky教授、挪威奥斯陆大学Tom Christensen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王绍光教授,日本东北大学教授长平彰夫,著名港澳事务研究学者冷夏教授等来院做学术交流。由我院和新闻学院联合主办的“交叉学科论坛”,在学校范围内都受到了相当大的关注,引来兄弟院系学子聆听。这些论坛、讲座都使学生感受到学术大师的渊博魅力,启迪了学生的智慧之门。
(二)社会实践制度化
把论文写在广阔的社会实践天地里,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是学术长期遵循的办学方针。学院每年寒暑假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经费资助和实践帮助。学院的社会实践活动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媒体的关注。06年,我院赴湖北省的沙洋等地的暑期社会实践队获2006年度湖北省大学生暑期优秀社会实践队称;07年,我院赴西藏暑期社会实践队获2007年度湖北省大学生暑期优秀社会实践队称号;08年,由我院曾润喜、方付建、高钢军、徐玲、朱凤艳等五位2007级硕士研究生组成的调研团队成为“调研中国——《南风窗》中国大学生社会调查奖学金”12个入选团队之一;09年,我院赴郧西县调研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社会实践队获2009年度华中科技大学暑期优秀社会实践队称号……我院优良的社会实践传统为学术理论打下扎实的基础,而非空洞的理论知识。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三)导师指方向,师兄为榜样
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的老师一直以传道解惑授为天职,学术上,无论是研究方向的选取、论文结构框架的设计等,导师们都给予全方位的辅导;当学生在征途上碰到困难傍徨时,导师细心疏导,鼓励前进;当学生取得可喜成绩时,导师总是真诚提醒,谦受益,满招损,使学生不至因一时的胜利而冲昏头脑。学院师生关系融洽,亦师亦友,学院年年有教师获师表奖。学院不定期举办师兄师姐经验交流会,为有志成才的研究生提供前车之鉴,避免走弯路。如曾润喜博士的“如何发表论文”讲座,对如何从读书,实践、观察中积累写作素材、搜索文献资料、形成论文框架、展开论证等等,都给师弟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十年耕耘,十年辉煌,我院在研究生培养上取得了可喜成绩,这是学院领导带领全院师生勇于攀登,追求卓越的结果。兴于忧患,衰于安乐。我们不能以此为满足,我们的研究生教育还难称全国一流,离世界一流差得更远,我们必须戒骄戒躁,朝着更好、更高的目标奋勇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