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吴开松老师在主讲《城市社区管理》的过程中,不满足于三尺讲台基本理论传授,而是根据城市社区管理的实践性特点,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安排部分课时到社区教学,聘请工作在社区一线干部、专家讲授相关内容。同学们通过在社区的看、听、问、做,感受到基层政权在国家政权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基层民主建设的广泛性、社区管理的复杂性,深化了对城市管理的理性和感性认识,学到了教材中学不到的东西。学生通过与社区工作人员的交流,也帮助他们对工作实践的成果进行了总结,让社区工作者对社区管理体制、社区党建、社区中介组织等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3月31日,吴开松老师与01级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学生来到江汉区新华街社区,开展了社区调查实践活动。主要了解了社区政务运行,社区建设管理,社区服务,社区自治等相关情况,并就此与社区工作的专家、工作人员进行了座谈。
一.社区概况及社区政权建设与运行。
新华街位于汉口中心地段,辖区东起江汉路、西至中山公园、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南临京汉大道,北接建设大道,总面积1.02平方公里,13837户约5万人口,人流量每日约10万人次。该社区由十个基本社区组成——省社社区、江北社区、循礼社区、单洞社区、精武社区、邮三社区、新育社区、协和社区、取水楼社区和省运社区,是武汉市典型的新老城区集合之地。新华街由于位置繁华,又紧邻武汉市最大的商业中心——武汉广场及万松街国际品牌一条街, 一直为商家必争之地,是名副其实的 “寸土寸金”之地。近年来,随着武汉市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更是有大批的国际企业进驻此地,这里有Amy(中国)公司、Sogo庄胜崇关百货,还有大批的高级酒店宾馆、写字楼,武汉市最高建筑国贸新都马上也要在此地拔地而起,可以说新华社区堪称武汉市的经济商业中心,区位优势一流。但同时,高楼之下又座座原单位的旧宿舍,也有私搭私建的小棚屋,这里占道经营、违章乱建甚为严重。
该社区有三类基本社区,像家属委员会(家委会)型的有协和医院社区,一个单位的职工家属依托单位组成一个社区;还有混合型,如邮电三公司、省供销合作社社区;而省电信社区则是家属型社区。
根据居委会组成法和武汉市相关规定,不足800户的地区不能成立社区居委会,新华街由原来的23个居委会精简成10个,有54个群干,97年以后,社区人口由“单位人”变为社会人,居委会的办公地点、经费等也由单位负责改为区财政拨款支付干部工资。而干部队伍也有很大改变,原来的“3860”部队已经换代,经过两次换届,新华街社区干部年龄在30岁到55岁之间,并且大部分是高中、大专生,还有大学生。但是居委会干部仍以女同志居多。每个居委会设有常任6个干部,处理日常事务,居委会主任、书记“一肩挑”,另有专职副书记一名,副主任,还有社保专干、计生专干和协管员各一人。其中书记、副书记和副主任的工资由财政拨款,每人每月1500元,而另外三名群干的工资则由社区自筹解决。区财政每月对居委会的拨款是2400元,供日常开支。“两级政府,三级管理”政策出台后,居委会不再进行经营活动,其网点统一收到街道,房产权归居委会,其经营权则归街道。
根据居委会组织法和选举法的相关规定,居委会干部由直选或是选举、任命产生。直选候选人的产生一是自荐,还有是由5户或10各居民提名产生,之后候选人进行演讲,然后公开投票选举。3年换界一次,当选后的干部各司其职,进行社区的服务、救济、卫生、文化宣传,治安监督等活动,并建立了相应的岗位负责制、财务管理制和日常办公制度。我们走访的邮三社区就制定并了治安、卫生监督制度,让社区居民参与监督管理,与街道派出所民警进行治安协管,日常财务收支也张贴明示。
二.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是社区的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职责和功能体现,更是社区为群众服务的基本意义的体现,如何搞好社区服务、促进社区发展是社区建设的重头戏。从深层意义来说社区服务不仅是服务更是减负,是服务与抚助相结合。在新华街的这次走访活动中,主管社区服务和劳动保障的周科长为我们介绍了新华街社区服务和保障的一些情况,主要涉及日常生活服务、劳动保障、扶危助困、社会公益活动和下岗再就业等问题。
据介绍,新华街作为武汉市社区服务建设工程“星光计划”重点社区之一,也在其辖区的10个居委会建立了老年人活动室、日间照料室、社区医疗站和户外活动中心等便民点,为社区居民解决老人看护、医疗保健和休闲娱乐等实际需要。不同以往单纯的上门收水费、看自行车等工作,新型的社区服务工作更细致周到,更科学,具人性化。周科长介绍,在协和社区因为儿女出国老人独守家中的比较多,日间照料室和老年人活动室解决了老人们的看护和娱乐问题,不仅有专人看护老人,里面还配有电视,有的居民点还有定期送米送煤气服务,为老弱家庭解决了大问题。在各个社区里,自行车有专人看护,老年人活动室有茶水供应,卫生工作包干,落实到人,居民协管监督。
为响应我市的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之“劳动保障到社区” 社区还建立了劳保服务站,由区财政拨给工资经费,切实落实各种抚恤救济,社会保障金,福利待遇,医疗保障金,做好下岗职工的安抚工作这其中,还有一项重要紧迫而又困难重重的工作就是解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和低保户困难家庭的抚助问题。
新华街社区中既有企业效益好,职工福利好,困难户少的社区,也有很多的老企业职工聚集的“家委会”型社区,企业破产改造后,大批职工下岗,还有很多退休职工也从此面临无退休工资可拿的困境。针对这种情况,新华街利用其商业中心的优势,帮助下岗职工在此重新创业,大福源附近的鲜花一条街和武汉有名的“精武鸭脖”创造的“精武经济”解决了很大一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同时,社区还主动与辖区内用人单位联系,为下岗职工联系工作,像中百仓储就吸收了不少的下岗职工。这里,周科长讲了一个故事,说的是新华街一个下岗家庭,夫妻双双下岗,家庭困难,要申请低保,社区干部没给他们办低保,却是把社区职工食堂包给了他们,这样,他们工资有了着落,社区也省下了两个低保名额,给了更需要保障金的残疾家庭。在新华街社区这样“变低保为就业”的例子还有很多,像社区中的老年人活动中心、日间照料室的工作人员都是该区的下岗职工,即为他们找到了工作,又为居民提供了方便。
志愿者服务工作也来到社区。今年2月,来自中南石油集团的张国志代表志愿者服务队的46名代表,与武汉市江汉区新华街正式签订了注册志愿者结对服务协议,今后三年内,这批志愿者将在新华街社区定点,以接力传递形式提供多项志愿者服务。这也标志着湖北省50万注册志愿者“走进社区”结对定点服务接力活动正式启动。
社区建设真正是人的建设,只有把人的工作做好,把工作做得深入人心,社区服务才有真正的意义,社区才谈得上发展。
三. 社区经济与社区发展。
社区发展是以优势为依托的,有优势才能创造特色,有特色,社区才有发展的生命力。
可以说武汉市没有几个社区拥有新华街这样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环境优势,那么他们又是怎样利用的呢?他们的答案是:围绕税收抓经济、围绕经济治环境、围绕环境创文明、围绕文明建 社区"的发展思路,并加以实施,探索出了街道经济发展的一条新路。 围绕税收抓经济。就是把辖区内方方面面的力量动员起来,采取多种途径发展经济建设 。目光还不能只盯着自己的企业,要发展辖区内所有的企业。可以说,只有改变观念,规范管理、开拓创新,才能顺应形势的发展,才能解决街道经济发展中遇到 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
第一步:转变观念,引进企业。新华街树立起"别人发财,我们发展"、"不求所有,但求所在" 的观念,加大招商力度,扶植和发展外来投资企业。广泛利 用和整合辖区资源,制订一系列方案奖励给街 道引进企业的中介人或引荐商,使街道在一年内形成经济跨越式发展。2002年,全街规模以 上工业总产值完成4701.2万元,占2002年全年目标的102.2%,比上年同期增加了405.3%; 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完成4691万元,占全年目标的114.1%,比上年同期增加686.2%;规 模以上工业利润全年完成338.6万元,占全年目标的169.3%;街道财政收入完成1452万元, 占全年目标的116%,比上年同期增长32%。辖区内还引进了福星惠誉房地产公司投资4.6亿 元建18万平方米的商住楼、台商投资2.5亿元的大福源超市等一批发展项目。
第二步:打服务牌。企业引进了,但没有好的服务政策企业还是会飞走的。于是,街道 办决定给他们“筑巢”。新华街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扬长避短,不遗余力做好企业服务工作。并组织辖区近40家中央、省、 市属单位及民营企业负责人召开共驻共建座谈会,请辖区单位给街道办提意见、建议。团结 引导街辖企业遵纪守法,加快发展。促进企业间联络交流和优势互补,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自己创造经济也是发展之路,新华街的鲜花一条街和“精武”经济正是依托原有的经济基础,鼓励创业,形成规模和群聚效应,打出特色牌,不仅经济创收,更是解决了很大一部分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
这里我们要提到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根据相关文件,社区的经费是与其财政收入挂钩的,以前拨款的两次发放,返还一部分到街办,现在是以街区的招商引资业绩为拨款标准,一年里招引了多少资金,就有相应比例的税款返回。这无疑是给社区加上了发动机。
四.社区整治、环境建设。
围绕经济治环境。经济上去的同时,环境的改变是必不可少的。新华街辖区地处武汉的 中心地段,是城市的窗口,它的形象关系着城市给人留下的印象。
社区形象和环境建设与社区发展息息相关,软环境硬环境都十分重要。城市管理的宽泛概念就是大城管,落实到社区就是环境卫生、绿化园林建设、整治占道经营、乱搭乱盖,协同整治违法犯罪活动,创造安定环境。
新华街地处繁华地带,过去,这里占道经营、违章乱建甚为严重,制约了街道的发展, 同时也使一些企业望而却步。林立的高楼之下掩映着无数的小棚屋,卫生环境差不说,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也层出不穷,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又使社区整治带来更多的问题和困难。
2002年初,新一届街工委、办事处领导班子上任以后,加大了环境治安管理力度,从社区办公室门口树立的城管重点协助单位的牌子,以及一系列的整治措施,我们可以看到城市整治在社区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新华街主管城管整治的刘主任去年刚从团市委调来,他介绍新华街的特殊情况和发展需要使城市整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日益突出,环境不好,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是真理。“新华街在城市整治上是有一些硬措施的:在社区,我们又治安协管员、社区保安队维护社区治安;在主要经营区域,我们又城管执法队伍的协助,坚决取缔占道经营,坚决拆除乱建房屋。”说道这里,有同学问其具体做法,刘主任说:“主要还是驱赶,我承认,这种做法有很大问题不科学,我们的工作也有很大的阻力,也不利于安定群众,实际工作中效果也不好,有限的人员无法兼顾众多的问题,有些问题是想管却管不了,无能为力,这涉及到体制上、社会性、整体性的问题。”
总体说来,新华街工委、办事处近年来在环境创新上下大力气整治。由于背街小巷整治工作量大、老城区改造难度大,给街道投资环境和商务布局带来诸多不利。2002年初,街工委、办事处领导班子把改善投资环境作为街道工作的重点,以省级文明城区和全国示范社区检查为契机,加大了整治社区环境的工作力度。办事处投资100多万元用于再建辖区新形象,一年来,拆除违章建筑七百余处, 面积达8000余平方米,可以说成效显著,这些都是人民群众亲眼所见,亲身可感的。
围绕环境创文明。良好的环境为推动街道两个文明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街道连续多 次被武汉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街道”称号、城市环境管理先进单位,并被授予“全市首 条无癣街道”的称号;街基层党校被列为中宣部直接联系点。
围绕文明建社区。社区是街道的基础,也是街道工作的重头戏。武汉市江汉区的社区建 设在全国是做得最早、最具代表性的社区模式。新华街在社区建设上,严格按区委、区政府 的要求进行工作。2002年街道自筹资金用于辖区内两个社区的改造。整修地面、增加绿化面 积,并新建健身场所,为社区居民办了实事,使社区服务、治安、环境等各方面都上了台阶 。
五。空白点。
这次走访,我们了解了很多的情况,是课本上学不到的,但是也有很多的问题和思考。在新华街社区,可能还有许多的社区存在着许多的发展上的空白点。首先提到的是社会中介组织,我们知道“小政府大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这种理念也应走进社区。社区作为有众多共性的社会集合体,应该有许多的共通需求点,只要找到这些需求点,可以说社会中介组织就有发展的空间,群体的需求也能得到更好的满足。社会中介组织的终极意义在于更好服务大众,同时也让政府从繁杂事物中解脱出来,这些正是我们的街区领导机构一直致力于有时却干不好的工作。但是据我们走访调查的情况来看,社会中介组织在社区的运作并没有体现出来,甚至可以说社区中基本没有社区中介或更具体地说是没有社区中介组织。
另外,还有社会协会这之内的组织在社区发展中也毫无踪迹,没有社会协会,居民自治还是流于空泛,没有实质内容的支撑。还有,党建工作同样是社区工作的重要内容,在这一点上,新华街和许多的地方一样,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在职党员活动仅限于开开会,看看文件,还有墙上张贴的党章学习内容,形式单一,内容空洞。党员的责任和作用并没有反映到社区建设发展中。
还有就是社区的教育感化工作,在发达国家,这是社区的一项非常重要而有意义的工作,但是在我们这些相对比较发达的社区仍然没有。我们可以说很多的空白是整个国家社会的形势和问题,但是我们不可否认我们可以考虑到这些方法和问题,利用优势,创造优势,更主动细致地开展工作。
六.值得注意的问题。
在走访活动中,针对所见所闻,同学们提出了许多问题,也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首先是干部任选制度,我们提到新华街所辖各个居委会的组成人员的选举问题,从实际操作层面看,主要是街道党委把关,尽可能使居委会的书记和主任能一肩挑,加强基层组织的建设。
其次是社区基层的经费偏少。地方政府一般只保证每个居委会的月办公费800元,居委会党的书记和主任的工资分别800元,其他的开支要靠社区自筹,有的社区捉襟见肘,给社区建设和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第三,我们还看到社区服务与再就业没有挂上钩,社区服务岗位有限,再就业人员素质较低又与社区服务质量产生矛盾。
同学们还就城市经营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结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要求在中国的大地上形成和发展出一大批把人口、区域、环境、经济、文化等五大要素合而为一的“多元一体”的社区。如何写好社区建设篇不是靠口号和标语就能实现的。在调查走访中,我们看到了许多课本上所未见,未想的问题。社区是社会的社区,是国家的社区,有很多的问题,就像我们的采访对象所说的“是城市、政府、社会、国家都正在面对的普遍性全局性问题,要解决不是一天两天或是一处两处的事情。”是的,纵然我们的理论再完善,旗帜再鲜明,现实又是另一回事,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努力去实现。
相关链接:
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是在《中共武汉市委、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的意见》武发[2002]15号文件中正式提出的,其内容是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社区建设的部署和要求,为全面提高武汉市社区建设水平,不断满足居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市委、市政府决定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全面推进7个中心城区883个社区的建设,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现代化的科教人文型社区;做到社会保障到社区、城市管理到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到社区、社会服务到社区、全面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和城市文明程度。
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的目标任务
全面实施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的目标任务是:逐步实现社区人口的管理以居住地管理为主,社区的社会事务管理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社区管理以在党的领导、政府指导下社区居民依法民主自治管理为主,社区资源利用以社区与所有单位公住共建、资源共享为主,进一步完善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需要的社区管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提升城市功能,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努力创造优美安全的社区环境、舒适方便的生活条件、民主参与的社会氛围、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真正把社区建设成为居民群众生活的乐园、温馨的家园。
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的主要工作
(一) 社区组织健全:社区党组织、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社区五个专门委员会(服务、环卫、文教、治安、计生等)以及社区基层网络。
(二) 社区设施完善:办公、活动硬件建设,设有三站(社区服务站、卫生服务站、社区环卫站)及市政设施。
(三) 社区环境优良:加强社区环境保护,做好绿化、美化、净化工作,解决好“脏、乱、差”问题,社区环境整洁干净。
(四) 社保服务到位:依托社区做好下岗职工、失业、待岗人员再就业和就业工作,落实最低生活保障、优待抚恤、社会救助等工作,做好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五) 社会治安良好:建立健全社区群防群治网络、加强刑释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加强社区流动人员的管理与服务,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 (六) 社区文明创建水平较高开展创建“文明社区”活动,发展社区教育,抓好科普宣传,抵制和反对邪教,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