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下午,本学期期中教学工作师生座谈会在学院202会议室如期举行。来自各系的本学期任课教师,大一至大三年级的数十位学生代表参加座谈会,会议由党委副书记童文胜主持。
童文胜老师鼓励大家积极发言,多进行经验意见交流,不要把座谈会变成空谈会。在童老师的鼓励下,学生代表们积极提出了自己对于教学方面的疑问和建议。
来自大二的学生代表提出:课堂上,主要还是老师占主导,师生互动较少,希望能够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同时也希望部分老师对上课内容做一些更新;针对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现象,同学们希望老师能够加强管理;在作业方面希望老师能够对“小组作业”中的“搭便车”现象引起关注;希望老师教学中增加一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内容等。
来自大一的两位学生代表有共同的疑问:他们提出有些同学不太理解为什么本院学生需要上一些数理方面的课程,比如说微积分和线性代数等,对于文科生来讲这些课程较为困难,存在授课老师上课速度太快,课后作业老师讲解不到位的情况,希望授课老师能对教学的方法进行一些改进。另一位来自大一的学生代表提出大课(如近代史)的到课率和课堂纪律不太令人满意,需要老师多多监督,可以结合“点名”和惩罚等一些手段提高到课率。
来自大三的学生代表主要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行政班课程压力比公管班压力大,希望老师能够说明具体的区别。二是在展示作业方面“搭便车”现象较为严重,大一大二展示在提高个人能力方面有一定作用,但希望能够减少大三的展示作业。三是希望老师上课时能够教授更多的实用性知识,在保持个人风格的同时还要严格要求学生,为学生打好基础。
来自各年级的体育特长生学生代表也发表了他们的意见。他们提出体育生的思维较为活跃,希望老师能够把大课分为小班上小课,这样不仅能够增进体育生对课程的理解,也能够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同时在老师对纪律的管制方面更加便利。
针对同学们的各种疑问和建议,与会的老师做了详细的分析与解答。徐顽强教授指出。行政班与公管班的发展方向不同,理论上可以进行课程拆分,学院近年一直很关注这个事情。同时他也指出,学校本科生培养经验丰富,课程安排很慎重,劝慰同学们不要过于担心此事。接着他也指出,有些老师对学生的管理要求太少,对“体特生”要求不够严格;学生存在逃课、迟到、玩手机等现象,这些都需要改进。他也介绍了一些自己课堂管理方面的方法,比如,上课时同学们坐在后排扎堆睡觉,他便采取回答问题从最后一排向前点人的办法。他指出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得到成长,老师从学生的成长中得到成功的价值,双方都需要不断修正,取得进步。
王冰教授回答了同学们关于课程设置方面的疑问。首先,他强调了数理课程十分有用,并非所有的东西都是拿来就直接用的,告诫大家不要持有这种想法。他指出,不光搞科研,其他方面的学习都需要数学思维,在现实中,我们在管理个人时间钱财资金等投资方面都有实践意义,同时也是锻炼我们做事井井有条的一种方法。他说,任何学科都是非常有意义的,老师的任务是把课程精彩之处传递给学生,因而学生不应质疑课程的价值。接着他强调,主动学习特别重要,我们要明白到大学以后要学什么,要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地发现。在大学里,不仅仅是课程,室友、同学、社团都对我们有所帮助,我们在此才能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人。
李菁老师和王冰老师又强调了会计课学习的有用性。李菁老师指出,会计课非常有用,实用性很强,是基础课程。但是由于学校安排的学习课时太少,老师只能作一个搭梯人,让同学们有一定的自学基础。
黄栋老师和同学们分享了关于学习和课程的两点感受:在学习上我们又要从两个角度来看待,在学生的角度,我们应该注重的是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在老师的角度,他提出,每个老师都是一扇门,风格可能各有差异有的老师严谨,有的活泼有的严格有的管理比较松散,这也要求我们学生要适应老师的风格;在课程方面,他教导学生不要急功近利,打好基础对于培养未来的管理者和领导者的素质是必不可少的。他又指出在怎样更加主动高效的学习,学科课程模块要如何调整才能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面向社会科学院开设不同难度系数的课程模式内容,课程衔接问题的方面在会后他将与老师们协同商议。
此外,郑斌老师指出,学生要思考怎么看待自己,自己是一个什么角色,希望老师要怎么看待自己。他指出,学生要对自己负责。他说现在网上任何课程都有,我们应该思考学生上课学些什么,老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一种方法论,是对不同课程的不同思维模式,这也是老师对学生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童文胜老师作了总结发言,他强调了三点内容。第一,我院的学科建设和专业课设置在全国同学科同专业中有自身特色和优势,学生有学习困难时要多改进学习方法,多与老师交流沟通。第二,希望师生们共同努力,一起加强对班级教学过程的管理,共同营造良好教风、学风和班风,班级中学习态度认真的优秀学生、党员、学生干部要多多在班级中发挥“正能量”,协助老师抓好课堂建设。第三,针对师生们反映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学院将从制度化层面加强教学研讨,同时适时启动新版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最后,他希望学生代表尽职尽责,把会议精神和老师们的用心回答传递给全院同学们。
座谈会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取得了颇丰的成果。通过此次会议,再一次加强了我院师生间的联系,为同学们解答了学习上的各种疑惑,也问学院的学科建设、教师的授课方式厘清了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