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8日下午,我院在二楼会议室举行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和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经验交流会,邀请钟书华教授、张毅博士、陈涛博士为学院二十余名青年教师及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开展经验交流,为进一步提高我院教师申报明年国家级青年基金项目奠定坚实基础。
钟书华教授先后主持四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项省部级重点课题,在基金申请方面拥有丰富经验。他首先分析了青年项目和一般项目的不同特点,然后重点围绕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选题、文献综述、研究内容设计、研究方法及研究基础等内容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他指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重点是解决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应用性课题,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它在选题上要具有明确的实践意义,而完成这一重要工作需要开展半年以上的课题预研,深入把握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形成扎实的文献综述,参考文献以国外文献为主,兼顾少数重点中文文献。项目的研究内容不能贪大求全,以3~4项为宜,先按研究内容的重要性进行设计,再考虑其完备性略加调整,关键是明确研究内容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在研究方法上,钟教授强调采用较为特殊性的研究方法,而非过于普通的研究方法。
陈涛博士作为一名在站博士后获得200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他从“科学角度”提出了一个“成功要素模型”,即成功申请国家级基金资助项目的六大关键要素,包括项目选题、创新点及其贡献、研究方法、研究基础,研究团队人员构成、申请书内容及形式。他结合自己的基金项目申请书对上述六种“成功要素”进行了精辟论述,使人印象深刻。张毅副教授作为今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的另一获得者,他重点阐述了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相关事项,例如:选题和摘要撰写首先要“先声夺人”;立项依据要围绕自己提出的问题和思路为主线展开论述;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案三者浑然一体,不可分割;难点及关键问题、研究方法、可行性分析之间也具有逐层递进的内在逻辑联系。他认为,申请书的质量和坚实的研究基础是提高基金项目申请命中率的重要保障。此外,作为学院的科研秘书,张毅副教授还分析了当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对青年项目的重视程度,探讨了近几年来我校青年项目在国家级基金中资助比例逐年攀升的原因,并针对申请书内容填写提请大家要注意相关规定。
三位老师的经验交流博得了参会人员的广泛共鸣。大家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积极地提出各种问题与三位老师进行探讨,并群策群力,展开热烈讨论,使得大部分问题获得了圆满的答复。经验交流会结束后,我院青年教师及博士后纷纷表示,希望学院今后继续召开经验交流和项目建议会,使大家获得更多的科学研究经验,更好地开展国家级基金项目申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