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晚,我院研究生会联合团学联在学院大楼101教室举办了一场由贺尊博士主讲的题为“高等教育文凭信号与就业市场的竞争力”的报告会,与会的大四和广大研究生学子都深受启发。
晚7点,同学们已经纷纷就座,报告会准时开始。贺尊博士首先向我们总结了当前就业市场存在的三大特点:1、学而优则仕的情结2、为了文凭而读研的情结3、专业与就业的情结。继而他以文凭信号为切入点,带我们分析了高等教育文凭信号与就业市场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帮助我们解决在劳动力就业市场遇到的困惑。
他指出高等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象征”,一方面对人们表达的是可以学到多少知识和专业特能;另一方面又具备向社会传递生产性与信息性的经济价值。因此,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知识交易转让中,大学的专业性教育通过文凭的发射演绎成为评估劳动价值的一种经济信号,即教育信号。
大学生择业,实质上是通过文凭信号的制造——传递——甄别而实现的。由于劳动力市场信息的不对称,不同等级质量的文凭持有遍及劳动力就业市场。大多数用人单位偏好风险中性,惯用所有同类大学文凭质量的统计数据来判断将要招进的学生质量。工资的平均主义,使高校无动力提高毕业生的质量,导致大学毕业生的平均质量趋于下降,工资水准与人才质量逐年下降,大学生就业市场蜕变为“柠檬市场”:优秀的大学生会被次优的大学生逐出劳动力市场。
文凭作为完成某类工作的一种能力信号,成为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解决逆向选择的一种对策结果。用人单位将文凭当作大学生未来生产率的信号,从而在社会中形成制造文凭信号的恒定激励。当大学生面临就业与读研的选择时,受到来自高文凭在劳动报酬与就业机会等方面产生的巨大诱惑,用追求更高文凭信号来提高他们的未来预期收益,从而最终导致文凭竞争越演越烈。
面对这种困境,贺尊博士从就业市场信息反馈的角度指导我们应如何就业。比如,企业会如何甄别和度量教育信号,而劳动力市场又将如何理性筛选出最优的人才,其中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颁发效率工资。他建立了一个人才录用的理性模型,包含实践教育、科研能力、身心健康素质、情绪智力以及礼仪形象等5个方面的信号的甄别与筛选,企业按照这些标准计算总分,从而确定合适的录用者。而当代大学生则应该加强这些方面的能力和素质的训练,从而为自己铺就一条通向光明的就业之路。
最后,同学们就实际应聘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请教了贺尊博士,他凭借着自己多年来的招聘经验以及深厚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向我们一一做了深入的解答。贺尊博士的演讲博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让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在校学生收获了一块提高就业竞争力与成功率的重要砝码。Doc1.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