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晚7:00,在学院101教室我们迎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主讲人是来自香港浸会大学的王冬根教授,讲座主题是城市空间重组与交通行为变化研究——北京市的实证。
在谭术魁副院长简洁、幽默的开场白之后,王冬根教授打开了一份全英文的PPT,正式进入主题。首先,他就此项研究的背景与目的向同学们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王教授指出,由于交通拥堵等原因,人们在上下班交通上花费时间的87%都是浪费的,这固然与城市居民收入的增加而导致的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有很大关系,但同时还存在着另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城市空间的重组。据此,王教授抛出了他本次讲座的目的,探讨居住环境与人们交通行为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他以北京市为例,回顾了中国城市空间重组的一个变化历程。50年代,中国是一个以单位为基础的城市结构,人们基本居住在各自的单位大院中。80年代开始,各单位进行走向市场化的住房改革,居住小区开始出现。而到今天,中国的住房市场已成多样化趋势,不仅有单位大院,还有传统的居住小区、商品房、社会福利房等住房形式。随后,王教授向同学们列举了推动城市空间重组的力量,包括经济改革、土地改革、住房改革、城市规划等因素。
在接下来讲述的北京市案例研究中,王教授向同学们展示了对北京市城市居民调查分析后得出的一些统计数据及图表,在对其中一张图表的分析中,他指出商品房小区的汽车保有量最高,单位大院最低,表明单位大院的住房形式对交通需求存在着一定的限制。通过此类分析,在讲座进行到一个小时左右时,王教授向同学们展示了他此项研究的结论,那便是城市空间重组对中国城市交通出行是有影响的,收到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接下来的半个小时中,王教授耐心地听取了同学们有关入户调查、房价、香港如何疏导上下班高峰期交通等方面的问题,并给予尽可能详尽的回答。
讲座的最后,谭术魁副院长为王冬根教授颁发了由校长李培根院士签署的客座教授聘书,正式聘请王冬根教授为我院客座教授,受到了在场同学们的热烈欢迎。与此同时,他还是香港浸会大学地理系教授、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副主任、香港地理学会会长。